某些柴油發電機組在某段時間或經常需要長時間連續地進行,以作為用電負荷的常用供電電源,這類發電機組稱為常用發電機組。通常,常用發電機組的容量較大,可并列運行還可獨立運行,不與地區電網并列運行,不受電網故障的影響,可靠性較高。在工程中得到廣泛的使用。作為常用電源,要確定如下幾點:
一、常用發電機組的容量
用戶最終需要的機組容量是按機組長期持續運行輸出功率能滿足全工程最大計算負荷來計算的。其中負載類型通常是作為機組容量選擇的主要考慮因素。負載一般分為:阻性、感性等線性負載與內含整流橋電路的非線性負載(又稱整流性負載)。
其中阻性負載的特性是電阻基本保持不變,電流隨電壓按比例下降,帶這種負載時,發電機組的容量只要略大于負載功率即可。
負載為感性時,(如三相鼠籠式異步電動機)啟動時有很大的電流,功率因數也遠遠低于正常運轉值。如果直接啟動,啟動電流是正常運轉時的5-7倍,這就要求機組有足夠容量滿足啟動要求但作為常用機組,但隨之而來的問題是機組的功率選大了,正常運行時功率又遠小于機組的額定功率,顯然不經濟。若機組容量選擇得過小,則無法帶動全部負載或者在啟動大功率負載時導致突然停機的現象;若機組容量選擇得過大,則投資及維護成本高,造成資源浪費。且根據內燃機的特性,當其長期在小負荷工作時,將造成發動機活塞環、火花塞等處積碳嚴重,汽缸磨損加劇,漏機油等嚴重問題。這種情況通用采用減壓啟動或變頻啟動的方法。
非線性負載啟動時有沖擊電流,和諧波反饋,電流突變等干擾,而且往往對機組壓降有比較高要求,這種情況最好是選擇帶附加繞組的發電機。
二、常用發電機組設置的數量
常用柴油發電機組臺數的設置至少應為2臺以上,在機器保養和維修時,輪流供電使用,這種方式同時也決定了機組與機組之間需具備列運行功能,以保證供電的連續性及適應用電負荷曲線的變化。機組臺數多,才可以根據用電負荷的變化確定投入發電機組的進行臺數,使柴油機經常是在經濟負荷下運行,以減少燃油消耗率,降低發電成本。柴油機的最佳經濟運行狀態是在標定功率的75%-90%之間。對于一些供電要求較高的場所,每一臺設備控制系統,可設計一套備用控制系統,且備用控制系統與主用系統之間具有無縫切換功能,保證發電系統不會斷電,通常系統圖如下:二臺機組并車